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锂离子电池LiMnxFe1-xPO4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原勇强 , 李必进 , 崔益秀 , 冯秀丽

材料导报

综述了近几年LiMnx Fe1-xPO4/C的研究现状,对其第一性原理和结构进行总结,重点介绍了合成LiMnx Fe1xPO4/C的原料和工艺,分析了材料在电化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同时展望了LiMnx Fe1-xPO4/C的发展.

关键词: LiMnxFe1-xPO4/C , 掺杂 ,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

孟瑞晋 , 侯宏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阳极氧化法制备的三维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在光催化、光伏器件及半导体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而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的文献报道则比较少.实际上,三维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时,具有比表面积大,锂离子扩散距离短,无需额外的粘结剂和导电剂等诸多优点,故已成为近几年来的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次综述了阳极氧化法制备的三维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三维有序 , 阳极氧化 , TiO2纳米管阵列 , 负极活性材料 ,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紫外辐照接枝改性

吕晓渊 , 李华 , 张志强 , 刘河洲

功能材料

利用紫外辐照法在聚乙烯(PE)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上丙烯酸甲酯(MA)以改善隔膜的润湿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SEM观察和接触角测定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在纯MA单体溶液中,引发剂二苯甲酮(BP)浓度为0.02g/mL,辐照90s接枝率达到68.9%,接触角从原膜的46°降低到12°。

关键词: 紫外接枝 , 锂离子电池 , 隔膜 , 润湿性 , 接触角

球形LiNi0.5-xCo2xMn0.5-xO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朱勇军 , 李新海 , 王志兴 , 杨志 , 胡启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873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xCo2xMn0.5-xCO3(x=0.075, 0.1, 1/6)为前驱体合成了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xCo2xMn0.5-xO2(x=0.075, 0.1, 1/6), 研究了钴含量对LiNi0.5-xCo2xMn0.5-xO2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SEM研究表明, 球形LiNi0.5-xCo2xMn0.5-xO2由许多一次颗粒构成, 随着钴含量的增加, 产物中一次颗粒增大. XRD分析表明, LiNi0.5-xCo2xMn0.5-xO2 均为具有层状结构的纯相物质.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LiNi0.5-xCo2xMn0.5-xO2随着钴含量的增加, 材料的充放电容量提高, 且循环性能变好: 0.2C倍率下、2.7~4.3V的电压范围内, LiNi0.425Co0.15Mn0.425O2的放电比容量为145mAh·g-1、LiNi0.4Co0.2Mn0.4O2为150mAh·g-1、LiNi1/3Co1/3Mn1/ 3O2为158mAh·g-1, 循环50周期后LiNi0.425Co0.15Mn0.425O2和LiNi0.4Co0.2Mn0.4O2的容量衰减率在3%以内, LiNi1/3Co1/3Mn1/3O2容量无衰减.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钴含量的增加, 材料阻抗值减小.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cathode material , spherical , LiNi0.5-xCo2xMn0.5-xO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Ni_(1/3)Co_(1/3)Mn_(1/3)O_2的合成

王金龙 , 崔大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Li1+x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元素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正极材料Li1+xNi1/3Co1/3Mn1/3O2制成电极极片,组装成混合动力车用3Ah高功率电池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正极材料Li1+xNi1/3Co1/3Mn1/3O2具有典型的α-NaFeO2结构,粒径约为10μm。在室温(25℃),电池经2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可保持80%;在50%DOD下,电池10 s脉冲输出功率密度为2100 W/kg,输入功率密度为2700 W/kg。

关键词: 正极材料 , 高功率 , 锂离子电池 , 混合动力车

水热法制备Li4Ti5O12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尤亚华 , 张杨 , 李学良 , 肖正辉 , 周巧

金属功能材料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水热法制备前驱体,再经过短时间的高温煅烧制备Li4Ti5O12负极材料.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方法分别测定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的产物Li4 Ti5O12颗粒具有尖晶石型结构,其中800℃、6h烧结出的样品具有约800 nm的粒径,并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1C和5C首次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58.7(mA·h)/g和109.3(mA-h)/g,不同倍率下循环20次容量保持率较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Li4Ti5O12 , 水热法 , 放电容量

氧化铜/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丁翔 , 黄正宏 , 沈万慈 , 康飞宇

新型炭材料

以膨胀石墨微粉为原料,采用氧化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以此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制备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氧化石墨烯及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铜可有效地阻止石墨烯的团聚,同时石墨烯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加快了电子的迁移,并为氧化铜的体积膨胀收缩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与纯氧化铜和石墨烯相比,氧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首次可逆容量可以达到748.3 mAh·g-1,50次循环后保持率为81.3%.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 石墨烯 , 氧化铜 , 锂离子电池

新型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Li2 Ru1/3 Co1/3 M1/3 O3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朱圆金枝 , 钱斌 , 须静怡 , 孔凡军 , 孙蕾 , 韩志达 , 张平 , 杨刚 , 江学范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增刊(Ⅱ).025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2 Ru1/3 Co1/3 M1/3 O3(M=Mn、Ni、Fe)。通过 X 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2 Ru1/3 Co1/3 M1/3 O3的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Li2 Ru1/3 Co1/3 Ni1/3 O3和Li2 Ru1/3 Co1/3 Fe1/3 O3为六方层状结构,空间群为 R-3M,而 Li2 Ru1/3 Co1/3 Mn1/3 O3保持了单斜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Li2 Ru1/3 Co1/3 Mn1/3 O3的电化学性能优于掺杂Fe和Ni 的三元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6 mA/g 情况下,首次充电容量达到190 mAh/g,首次放电容量为171 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

关键词: 锂电池 , Li2Ru1/3Co1/3M1/3O3正极材料 , 结构 , 电化学性能

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草酸共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赵巧丽 , 叶乃清 , 李龙 , 闫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草酸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5 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采用XRD、SEM、充放电试验和循环伏安法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Fd(3)m),结晶度高,粒度适中且比较均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它仅在4.7V附近有一个放电平台,0.1 C的放电容量高达133 mAb/g,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28 mAh/g以上,1和3 C的放电容量在30次循环后也分别保持在122和101 mAh/g以上.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Ni0.5Mn1.5O4 , 草酸共沉淀法

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_(0.5)Co_(0.3)Mn_(0.2)O_2粉末的合成及性能

杨志 , 李新海 , 王志兴 , 彭文杰 , 郭华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_(0.5)Co_(0.3)Mn_(0.2)CO_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_(0.5)Co_(0.3)Mn_(0.2)O_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 g/cm~3,与商品化LiCoO_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 LiNi_(0.5)Co_(0.3)Mn_(0.2)O_2正极材料与前驱体形貌有良好的继承性,均为理想的球形.XRD物相分析表明,在不同合成温度下的Li Ni_(0.5)Co_(0.3) Mn_(0.2)O_2产物均为具有α-NaFeO_2层状结构的纯相物质,在较高合成温度下所得材料的结晶度较高.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7~4.3 V的电压范围内,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在0.2C倍率下为168.1 mA-h/g,在1C倍率下为157.6 mA-h/g;经50次循环后,两种放电条件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和97.2%,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振实密度 , Li Ni_(0.5)Co_(0.3)Mn_(0.2)O_2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